第280章 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完)

    第280章 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完)(1/2)

    1977年的春夏,曲水县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想要看一看曲水县的变化;看一看那些在困境中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坚持做研究的老专家们;看一看那些哪怕被吹捧到了一定的高度,依然没有飘起来,依然踏踏实实的种地干活,依然保留了赤子之心的贫下中农;看一看那些昂扬向上,努力为自己争取成长机会的妇女同志们……

    很多人的名字都在短时间内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全国人民敬仰和学习的典范。

    正好这段时间,集成电路研究也出了成果,最重要的是,生产线的研制也同步跟进了,可以量产这种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机部派人过来验收,正好和记者们不期而遇。

    这无疑是对曲水县最好的宣传,更加证实了之前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毫无虚假。

    东省研究院再一次成为全国热点。

    谢赟撰写了一篇文章,感谢全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对他们的帮助。

    “这绝不仅仅是属于曲水县的荣光,而是属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我们的人民勤劳、善良、团结,哪怕是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时候,面对来自贫下中农的求助,也能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克服任何困难,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世界领先的强国。我们的人民,一定会过上共同富裕的新生活。”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谢赟没再写那些革命语言,而是更多的谈到了人性,谈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去革命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这期间,任秀珍来找谢赟,跟她说:“你发现了没有,国家开始重视科研了。”

    谢云点点头,“发现了。报纸这么大张旗鼓的报道,说明风向开始变了。”

    任秀珍说:“照这样下去,我觉得,真正的高考可能就要恢复了。不是那种先推荐再考试的,是全国人民都可以参加的高考。”

    谢赟又一次表示了赞同,“你说的很有道理。你有什么想法?”

    “没想好呢,如果高考恢复了,我考还是不考呢?”

    谢赟想了想,说道:“如果你要从政的话,文凭还是要有一个。”

    “我就怕大学毕业以后要服从分配,到时候万一给我分配到厂子里去,那我不白读了吗?”

    谢赟想了想,说道:“你可以把你的组织关系调到县里去,先在县里任职,这样的话,你大学毕业以后,会回到县里,县里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重新给你安排职务,接下来你再一步一步向上奋斗。你觉得呢?”

    “可以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