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政协文史委工作

    第22章 在政协文史委工作(1/2)

    林正秋参与杭州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始于一九八七年,担任了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直到二00二年从杭师大退休为止。接下来,又从二00三年开始,继续担任省政协第九、十届文史特邀委员,前后历时二十年(注1)。

    一九八七年,林正秋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当选杭州政协的第六届委员。

    一九八七年政协准备出版文革后的第一期《杭州政协文史资料》,邀请他撰写一篇关于杭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文章,准备放在创刊号上。林写了一篇题为《杭州城市发展史略》,在文中论述了城市发展的六个阶段,原始部落、钱唐古县、东南大郡、吴越国首府、南宋都城以及明清至民国时期成为省会,共有一万五千多字,刊载在首期《杭州政协文史资料》上。

    这是林正秋参与政协工作后完成的第一个写作任务。

    林是杭师院历史系教师,在政协的提案以社科研究与文物保护相关内容为主,如何保护凤凰山南宋皇城遗址?皇城遗址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南起宋城路,北至万松岭,御苑内遗存的石刻、石景颇多,有泉有池,只是地面景观少,相对分散,并不能像其他景点那样,能够被游人一探究竟。提案中,他对遗址未来的开发,做了颇为到位的设想。

    对于遗址公园内仅有的一个宋帝题写摩崖石刻“忠实”二字,许多游客不明所以。

    林在文中解释道,此地在宫苑后院,原有一个亭子,称“忠实亭”,故有高宗题字,原意或许是宋帝希望属下能够“忠实”于大宋王朝。

    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多次呼吁保护南宋皇城遗址,也是最先提出将此处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后来这个遗址又被定为省级文保,直至二00一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凤凰山的南宋皇城的遗址,方圆四·五公里。如果不是他的呼吁,很难说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会成什么样子?他的另外几个提案是南宋御街中山路与河坊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如何整理杭州百年老店的历史等,均引起了相关领导人的关注。

    他的这些提案,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