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化旅游”

    第7章 “文化旅游”(1/2)

    杭州人有“二碗饭”可以吃

    八十年代初期,杭州入选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后,市委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会议,每所大学或研究所派一人出席,会议要求与会代表对杭州城市发展提出建议。杭师院书记程融鉅在会上说:“杭师院只有林正秋研究地方史,他去比较妥当。”其余九位出席会议的专家均为各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的领导同志。

    在会上,林实话实说:“杭州人应当有二碗饭可以吃,一碗是西湖,一碗是南宋都城,可是,只吃了一碗,还有一碗白白浪费掉了,说什么‘偏安一方、投降主义…’。”

    市委书记厉德馨听了,说道:“林老师讲得好!”

    次日,党报刊载新闻报导,其中有这样的文句:“出席会议的人有….、林正秋等教授出席。”(林老师排在最后一位)系里一位杨姓老师见了,忿忿不平地跑去向领导告状,说道:“林正秋在外面招摇撞骗,不是教授,一个讲师,居然敢冒充‘教授’在会上讲话。”

    好在程书记听到了,说道:“那次会议是我派林老师去的,上面没有要求写出每个出席者的职称,别人是教授,也许,那位记者粗心惹的祸。”

    才算给他解了围,林说:“否则的话,真的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正是那次会议以后,林正秋的观点,以杭州历史文化为前导,恢复与开发西湖景观,为经济建设服务才引起了各方关注。至今仍是杭州旅游热门景点之一的宋城景区,就是在他指导下开发的。

    国家旅游局长莅临杭州

    一九八六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到浙江视察,省旅游局规划处的何思源处长(下称“何”)陪同参访,他们到了杭州与绍兴等地的多个地方。

    一路上,何向韩局长介绍了林正秋对杭州文化旅游开发的想法(详见第九章“参与全省旅游规划编制”),说道,浙江不仅山川秀丽,而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历代以来,涌现过无数能工巧匠,出现过许多文人学士,有过许多发明创造,产生过不计其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化资源是旅游之根,如果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中外游客的关注,借此提升杭州的整体竞争力。

    这位担任过我国驻法国大使与外交部副部长的韩局长,非常赞同何处长的见解。

    何处长抓住时机,阐述了“文化兴浙”理念,并提出在杭州建设“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古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并且在绍兴建设“兰亭中国书法博物馆”五大项目的报告。

    由于事先有了充分准备,在调研中明确浙江文化旅游的主题,国家旅游局后来全部批准了浙江提出的上述五大项目,数量之多,占全国当年批准重点旅游项目的五分之一。

    何处长说,国家拨款建设这些项目,对于刚刚兴起的浙江文化旅游可谓雪中送炭,有力的推动了浙江的旅游发展(注1)。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