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杭州史研究初始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庐上雁
粉碎“四人帮”(1976年)以后,林正秋写了一篇论文《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肯定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南宋军民抗金、抗元斗争,提出了正面观点。
多年以来,学校教课书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是,南宋是一个宣扬投降主义“偏安”的小朝廷,一个“弱宋”的形象,强调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奸臣当权,朝政腐化,帝王昏庸,对宋廷持贬低否定态度。
稿子完成后,自己也感到,理念上难于把握。林找到了徐规,将初稿请徐老师过目。
徐教授仔细审阅了稿子后,不仅在文字上作了润色,还鼓励地说:“这篇论文写得不错,有新意、有价值。”未久,此文在《杭州大学学报》上刊载,反响不小。
地理系主任严德一教授(注1)读了论文以后,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是一篇研究城市经济的好文章,对于这类论文,应当多加鼓励。”还委托徐规老师转达了对作者的敬意。
杭大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王驾吾教授(注2)对文中的见解饶有兴趣。
在一次会议上,向徐规老师打听:“你知不知道作者林正秋是谁?”
徐规顺势向他推荐了林正秋,此时,他正在杭大附中(学军中学)教书。
林在一次记者采访时(注3),说道:“一九七六年我在教学之余,写了《古代的杭州》一文,徐规老师向《杭州大学学报》推荐那篇文章。论文刊载后,反响很好。编辑部的王驾吾、杨渭生教授特地找徐规先生,问道:‘林正秋是谁?’事后,徐规特别鼓励我继续努力。”
一九七八年十二期《历史研究》(注4)发表了林的另一篇论文《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与文化》,这是一份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史学刊物。
此文奠定了林在南宋故都杭州研究最初的学术地位,扎实的史料考证,并提出开创性学术观点,对南宋持客观视角,作了肯定性评价(注5)。
杭州史分六个时期
林正秋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定为“杭州城市经济史研究”的想法由来已久。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