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葱岁月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庐上雁
前言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正秋(下称“林”)为杭州乃至浙江地方史研究与经济建设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其教学与学术经历,或许,可以窥探到人们致力于经济建设与向文化科学进军的一个侧面,一个人的足迹,可以佐证一个时代的进程,与众不同的是,他把自己从事的学科与现代建设联系起来,做成为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备受各方关注。
有道是“作文先做人”,林教授走过的学术道路,或许,值得后辈引为楷模。
笔者多次采访他,林侃侃而谈,说了许多在学术与教学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心声。本书内容出处,除了笔者自己多次采访林教授以外,还研读了他的著述,参考了各地报刊访问林后所写的通讯报导,将他断断续续对记者的谈话融进了本书。
在内容安排上,均在解释里注明了出处。
林说,除了教学以外,我对杭州城市史的研究,与文史创作应当发端于一九七八年的最初那几篇论文《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1978年2月)发表在《杭州大学学报》;
《五代十国时期的杭州》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3月)刊出;
另一篇论文《古代的杭州》刊载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12月),还有《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文化》发表在《历史研究》(1979年12月)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林正秋多次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和浙江省级劳动模范等,他的论文与著述无数次获得省、市社科类著作的各种褒奖,成为杭州十大文化人物之一(见附录),一直到今天(2021),在漫长的数十年执教与创作生涯中,编撰了三十余部专著,数百篇论文,培养了成千上万个学生。
大致上说,除了教学以外,学术成果可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对杭州史的研究;
二是对南宋都城的研究;
三是对旅游文化的研究;
四是以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而为现代建设服务。
有研究认为,林正秋在一生的研究与创作活动中,敢为人先,潜心钻研地方史,将史学研究应用于现代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杭州史研究创立了十二个“第一”:
文革后,第一个颠覆了教课书上对南宋的定论;
第一个在内地大学历史系创立地方史课程;
第一个提倡在杭州恢复“宋菜”;
第一个开设“旅游文化课”;
第一个提出以本土文化为主导开发旅游;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