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橘颂(下)
卜师
胡言上
檀观一独自在烛前思索。
橘子,北斗七星。
这两物看似与本案毫无关系,但檀观一的直觉告诉他,秘密也许就藏在这两物的背后。
“橘子……”檀观一喃喃自语。
橘子的意象历来所谈不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屈原的《橘颂》,诗曰:“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橘颂》一诗表达的是忠于母国的情志,是否对方是借由橘子来传递这个信息呢?
橘生南国,是不是说明对方是来自南国,而南陈覆灭是所有南陈士子心头之痛,文帝时就有萧世略谋反,此后其父萧摩诃也起兵谋反,隋统之后,南陈士子明里暗里的谋反是不计其数。
难道说,这是一支反隋势力策划的命案,他们杀死柴台明与孙不器的目的在哪里?又为何故意留下橘子来暗示呢?
檀观一轻叩案几,思维掠出了一条小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自己不也正是南陈士子吗?故国灭亡时檀观一只有六七岁,那时感触并不深,在龟兹的十几年间,父亲檀究竟有时与朋友聊起此事,往往叹息痛恨。
国不毁于外,而往往腐朽于内,南陈覆灭前夕,贵胄相互倾轧,这些门阀子弟如同水蛭一般附着在百姓身上,贪婪地索取,非但如此,还擅弄权术,一时朝野上下是妖氛一片,可以说,南陈即便不被隋所灭,也会自食恶果。
可怜的是因之而饱受磨难的老百姓,那些平易优雅的南音此时恐怕也多没了吧。
想到此处,檀观一冰冷的内心又对那些高居庙堂的肉食者泛起了一丝痛恨。
时下的大隋国,好像又将是一个轮回。
看似铁板一块的大隋江山实则被门阀大族紧紧把控着,延续百年的战争当中,百姓如牛马一样被随意驱遣,以至于枕骨他乡,到头来仍旧被一无是处的贵胄压在脚下。
想到这些实在可恨,但一时又似乎没有解法,檀观一听讼断狱不下千次,颇有心得,现在想来世间最大的案子其实是人心。
天道循然千年,一直井然有序,但人心介入之后,征战混乱便再无休止,从古至今因此而徒失性命的人何其多哉。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