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谈武则天,改渭水之盟

    “老师,女人称帝,当时的那些大儒什么的就没人站出来阻止么?”

    考虑到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即便是皇后,想要称帝也非常困难,所以,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是想不通的。

    文青笑着摇摇头,仔细想了一下才开口解释。

    “这还是利益相关,你的武才人知道自己应该抓住的是什么样的支持者。

    无论是开创科举殿试,提拔人才还是打压士族,她所作的事情都是在拉拢中下层群体。

    当皇后时,就提出十二条施政意见,包括劝农桑、薄赋徭;减省功费力役;息兵;提升才高位卑的官吏;广开言路等。

    你看看你家李治怎么做的,先收拾长孙无忌,后来,盲目的宠信武则天,对其犯下的过错不予追究,朝臣若是有异议,那就是家破人亡。

    这样的皇帝,还能有什么民心么?百官巴不得他早点死呢。

    武则天称帝,对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影响,甚至会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好处,他们自然不会主动站出来反对。

    一手刀子,一手蜜枣,选哪个这就不用说了吧。

    即便你把魏征放在那个时候,他都拦不住大势所趋啊!估计他也会选择明哲保身。”

    李世民脸都憋红了,显然被文青一口一个你的武才人,你家李治给气得不轻。

    但之前他就已经叫了文青老师,再怎么恼火也不能反驳了,他已经杀兄逼父,可不想再来一个欺师灭祖。

    而且文青明显是故意的,想让自己发火,想通了这一点,李世民立刻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老师说的是,武则天确实有点手段,但是这点手段用来治国还远远不够,在我的大唐,她没希望了。

    不过,老师,我现在面临着突厥入侵这个难题,如果书上的时间没错,那还有七天时间。

    调兵遣将已经来不及了,老师可有办法能够避免渭水之盟?”

    李世民满脸期待的看着文青,在他看来,读过那么多书的文青肯定有办法。

    “为何要避开渭水之盟?你不是处理的挺好么?过几年也能灭了突厥,让突厥可汗在长安城给你跳舞。”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缓缓开口。

    “大唐建国不久,民间百姓刚刚得以休养生息,但史书上关于渭水之盟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当时的我隐瞒了很多消息,或许是因为渭水之盟对我来说太过屈辱了吧。

    不过,想让突厥退兵,无非是拿出大量的钱财粮草,割让一些利益,让突厥带走中原百姓。

    这些都是消耗大唐国力的方式,如果能避免,自然最好,待我登基之后,还要面对天灾人祸,这……”

    李世民没有瞒着什么,主动将自己的过错承认了出来。

    文青也确实是不知道渭水之盟的具体内容,但猜也能猜个大概,知道李世民是付出了大代价的。

    现在他提前知道了要发生的事情,便也觉得太过冒险,并且不一定能再次吓退颉利可汗。

    依旧按照原来的发展走下去是下下策,李世民这么心高气傲,肯定不会选了。

    “七天么……”

    文青抬手摸了摸下巴,办法他还是有不少的,后世的热武器随便拿出来一件都能解决问题了。

    一支巴雷特,千米之外取敌将首级,一枪爆头,脑袋都给你打没了,这够不够吓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