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泾源

    第154章 泾源(1/2)

    一些人头脑发热,但是皇帝李晔可是十分清醒。出兵征讨李茂贞那可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凤翔与长安一样都是八百里秦川之地,二地之间没有任何的山川峻岭阻碍,可以说相互之间跑马就就能赶到。

    在这关中大平原上作战,靠的就是双方堂堂正正之战,靠的就是双方军队的战力以及兵力,乃至军心士气和临阵对战军策各方面。

    禁军与岐军会战大获全胜,自然能长驱直入直抵凤翔,反之,禁军战败主力尽失,岐军同样也可以放马长安。

    禁军现在能战之兵是三万,李茂贞的岐兵呢,各地的守兵以及能征集的野战之兵,这些所有加起来十几万也是有的。

    作为关西霸主,李茂贞平日里吹嘘带甲十万那可不是说说的。

    朝廷禁军若是守势,以守代攻,自然能够给来犯岐军的迎头痛击,可若是让禁军来攻,深入岐镇境内,这就有些吃力了。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贸然出兵讨伐岐镇,李晔需要好好思虑一番。

    宰相徐彦若这时候站出禀道:“陛下,泾源镇彰义军节度使张鐇病重,已经不能起卧,朝廷是否需要派使去探望一番?”

    “张鐇病重?”

    李晔闻言挑了挑眉毛,很是惊讶,听着徐彦若的话音,看来这张鐇怕是性命堪忧了。

    李晔点头道:“张鐇镇守泾源多年,他们张家一门于朝廷是有功的,理当遣使去看望。”

    徐彦若语气微妙道:“陛下,现在张鐇病重,恐命不久矣,日后这泾源镇节镇的人选,朝廷应当未雨绸缪,早做定夺。”

    终于扯到了正题,李晔坐直了身子问道:“徐卿知兵事,曾经到泾源的武州任事过,自是知道这泾源的情况,不知你认为这彰义军节度使该由谁来担任。”

    徐彦若道:“回陛下,泾源那方早有消息传出,张鐇欲以其子张琏权知泾原军留后。”

    李晔闻言心有不快,这张家不过镇守这泾源十几年,而且实力微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还搞起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把戏。

    德宗时期经历过泾源事变之后,朝廷对泾源已经有了心理阴影和严格防备,对泾源控制极强。

    泾源镇不止有神策军外镇军进驻泾源,泾源每任的节度使全都要朝廷亲自任命,多出自于神策军内部系统之中。

    而且泾源镇的节度使都有严格的任期,任期一到就必须离任。

    只是僖宗年间黄巢造反,原先的泾原节度使程宗楚对黄巢作战身亡。大约同年,由胡公素继任节度使。次年二月,胡公素也去世了,军中请求讨伐黄巢的总帅宰相王铎,以大将张钧为继任。王铎为了便宜行事,便准了张钧为彰义军节度使。

    黄巢败亡后,朝廷和藩镇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强大的节度使们纷纷拥兵自重,任期一满就调任的老规矩如同空文。张钧这个节度使,一做就做了十二年,直到建武元年(894年)二月去世。

    其后这节度使之位便由张钧之兄张鐇来接任,没曾想这张鐇继任节度使大位才两年多,现在也是不行了。

    虽说这张家素日对朝廷倒也恭顺,泾源夹在凤翔和邠宁之中也没有跟随着李茂贞王行瑜来逼凌朝廷。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