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入京
唐末:开局连碗都没有
可怜的猫cat
“咻!”
弓弦嘣声响起,一支利箭精准射在了一只野鹿的身上,野鹿吃痛蹦跳了起来,一时间竟然未死。
接着又有数支利箭射在了野鹿身上,野鹿不再挣扎流血倒地。
数十步开外,一群身着劲衣,披挂皮甲的壮汉围拢着一红领袍衫的青年人,他们脸上皆是堆砌着笑意,满口恭贺着:“陛下好箭法,百步穿杨啊!”
李晔面无表情,反倒是用手拉了拉弓弦,在他手中的是一杆稍弓,专为狩猎所用,制作精良,就连箭羽都是羽毛所制。
可惜这稍弓射程太近了而且威力也不足,方才他射出的第一箭并没有要了野鹿的性命,反而是亲卫们齐齐出手才了结。
李晔这几天边在北苑狩猎,边在内武库挑选熟悉各式各样的兵器,对唐代的各种兵器甲胄有了确切的了解。
唐军使用远射武器的比例较高,据《通典》记载,唐军弩手和弓手在战时编为一队。对阵时,当敌人进入到距射手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弩箭先发而弓手拈弓准备搭箭;待敌军人马进入六十步内后,弓手和弩手一齐放箭御敌;当剩余敌人进入二十步之内时,弓弩手俱换横刀与敌军展开肉搏。
既然练新军那就要装备精良的武器,李晔这段时间也想着办法,是否能从后世之中改进发明出一些神兵利器。
很可惜自己是个文科生,武器的理论问题都说不明白,动手能力也是极差。
当然了,这黑火药的分配生产比例他还是知道的,事实上这个时候黑火药已经出现了,配药比例还不纯正,威力也小了许多。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还没有人发现黑火药在军事有重大广泛的用途,顶多一些个别的战例中黑火药被用于纵火助燃之物。
即便李晔知道了黑火药,在火器的发明变革之中也有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他没有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即便把自己的想法给军器监的匠人们说了,匠人们怕也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科技的发展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趟过来的,妄想走捷径,在这个时代造成飞机大炮,李晔办不到。
“可惜宋朝的神臂弓的结构图纸早已经失传了,不然的话……”、
李晔持着稍弓发神,嘴里嘟囔着话,身侧一英武青年将领察觉到,连忙拱手问道:“陛下可有什么吩咐,卑职立刻去做。”
李晔回醒过来尴尬一笑道:“没事,朕一时间走神了。”
眼前的这位青年将领名叫李筠,神策军捧日军都将,掌管皇宫禁军千名锐士。而在他身侧一相貌平平,身体粗壮的将领则是神策军扈跸都将李君实。
这几日的李晔刻意带着二将狩猎,借此拉近与他们的关系,考察他们的品性和能力。
回宫的路途中,李晔看似不经意问起了二人,他的御前班直缺少一名将领,询问他们有谁愿意兼领此职。
捧日都将李筠率先表态请缨,扈跸都将稍作犹豫后才表态。
见状李晔心里也是有了数,他钦命组建的八百御前班直内外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认为这批新兵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反而是个累赘。
这时候一亲兵拍马赶到禀报,说是盐州方向,神策军雄毅军使孙德昭率部已经进京轮值宿卫。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