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时知理如梦深
酒剑四方
凉凉不加班
今日学堂早早开了门,早有等候的学子熙熙攘攘呼朋引伴,鱼贯而入。
学堂中共分甲乙丙丁四斋,其中甲斋中学子最为灵犀聪慧,都是有望及第高中的好聪慧苗子,乙斋则是略次,以此类推。待到丁斋当中,则是令先生都头疼不已的愚钝学子,可即便如此,先生也是十分尽心,从不因学子天资愚钝而愠怒半分。
学堂之中只有一位老周先生,据说乃是十余年前来到镇上,虽说是办学,可向来不收多少银钱费用;若是家中实在穷苦得紧,一筐野菜或是二三枚铜钱,周先生亦是一概不拒。
但凡入学堂者,先生都给这些年岁不齐的孩童配上一张桌案,待到三年过后课业了结,便可连同桌案一并带回家中,权当是赠与学生。除此之外,笔墨纸砚也是先生发放,并不额外以此收取钱财。
一筐野菜,二三枚铜钱,换桌案一张,笔墨纸砚,与满腹学问,似乎怎么算来,都是件只盈不亏的买卖。
如此,老周先生就在这小镇当中安顿了家室,站稳跟脚。镇上百姓虽说大都腹中无墨,可依旧是懂得情理,若非是自家真是囊中羞涩,谁也不会真掏出两三枚铜钱作为学堂费用,而是聚在一处,商议出了个不高不低的学费数目,家家按此数交与先生。
纵使小镇中人多清贫,可念书认字的万般好处,家家皆知。
故而先生的日子,这些年过得还算不错。
天晓得云仲和李大快这等疲懒货色如何混进的乙斋。二人早就沦为了先生的眼中钉,屡教不改之后索性另设了两张雅座,远远的扔在书斋最后,眼不见心不烦。
今天乃是例行检查课业的日子,同窗都窸窸窣窣翻出了摘录与练笔,等候先生翻阅,只有云仲和李大快这对难兄难弟,吭哧半天也没翻出什么来。对比先生早已经习以为常,只是默默掏出竹板,唤两人上前吃手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