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谁说朕没钱?

 朱由检希凌雪
    东林党不服?

    不服给朕憋着,现在魏忠贤还活着,朱由检知道那些文人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朱由检从侍卫手中接过黄帕擦拭着双手,慢条斯理的折返殿内。

    “诸位爱卿,钱谦益一心求死,朕只能满足他的要求。”朱由检走到龙椅旁,踹翻旁边的香炉,提刀喝道:“朕是大明皇帝,黎民之主,从今往后谁要是在敢打老百姓的主意,剜割百姓的血肉,钱谦益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殿内的群臣,瑟瑟发抖的匍匐在下,没有人再敢抬头。

    冬季的大殿,寒风凛冽,外面不知何时开始飘起雪花。

    乾清宫内的气氛,静怡的落针可闻,所有人屏住呼吸,压抑着心头的惶恐。

    朱由检见群臣没有再敢恶心自己,便看着下面的兵部尚书,厉声问道:“阎鸣泰。”

    “臣在。”阎鸣泰双手扶地,微微抬头。

    “宣府军镇欠饷多少?”朱由检问道。

    “回禀皇上,合欠军饷一百五十万两。”

    朱由检看向郭允厚:“郭爱卿,你是户部尚书,你也说说,最近两年可曾向宣府军镇拨付饷银?”

    郭允厚说道:“皇上,臣去年春季向宣府拨银三十万两,只不过并非军饷,而是抚恤银。”

    “臣知道边军将士为国用命,抚恤银延误不得,所以便挤出银子率先拨付。”

    “嗯。”朱由检微微颔首,话锋一转:“可有确切的战死名录?”

    “这个……”郭允厚皱起了眉头,他眼角的余光迅速从兵部的官员们身上扫过,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朕问你话,你立刻回答。”朱由检加重语气。

    “皇上,臣确实有宣府军镇提交上来的战死名单,只不过名单之中有诸多疑点。”郭允厚鼓起勇气说道:“根据宣府上报的名单,阵亡将士多是在山海关移防时战死,可是其中有不少人并未去过山海关。”

    朱由检冷冷道:“也就是说,名单有假?”

    “皇上,臣只是根据名录判断,据实陈奏。”郭允厚的腰躬的更低。

    他位居户部尚书,早已熟谙为官之道。

    这事,不能说的太细。

    讲明了,就是宣府的将官们为了骗取朝廷的抚恤银从而杀良冒功,甚至谎报阵亡人数。

    “不就是杀良冒功,谎报战死吗?朕知道!朕明镜高悬,心里很清楚。”朱由检坐在龙椅上,沾染鲜血的绣春刀放在案上。

    定了定思绪,朱由检对王承恩说道:“拟诏,着英国公带兵入驻宣府。”

    王承恩急忙领命退下。

    皇帝如此安排,让阎鸣泰神色剧变,忙道:“皇上三思!若是让英国公带京营北上,只怕会引起宣府边军的哗变。”

    阎鸣泰担心的没错。

    宣府军镇是大明朝的九大边镇之一,更是拱卫京师、连接草原、屏护关内的北方重镇。

    其军事战略地位,堪比山海关。

    阎鸣泰继续说道:“倘若宣府有变,草原诸部跟西北戎人都会伺机而动,北方的建奴更会伺机南侵。”

    “皇上,老奴以为阎大人所言极是,边军是把双刃剑,只可安抚,不可镇压。”魏忠贤也顺势附和了起来。

    虽然说魏忠贤有干涉朝政之嫌,但他这样的态度,深得朱由检喜欢。

    至少,在抗击外族的问题上,魏忠贤的立场是坚定的。

    无论是防范草原诸部,还是抵抗建奴。

    这位九千岁,功大于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