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时间飞逝

 李正阳
    时间过得很快。

    末世纪97年,4艘星火号移民舰出现在地球轨道,加上之前的6艘星火号,一共有30万人加入了星火计划,每一艘星火号飞船的航线都不一样,十艘飞船意味着十次机会。

    末世纪99年,闪电卫士停产,深空雄鹰产量提升到80艘每年,收集的北河战舰残骸材料并未获得应用,同样,残骸里面也没有解析出任何有关北河文明具体情况的信息,他们的战舰似乎有某种自毁系统,可以在被摧毁的时候彻底破坏掉信息储备装置。

    末世纪105年,十万颗侦察卫星部署在距离地球300个天文单位的奥尔特星云中,对于动则以数百亿公里尺度计算的太阳系而言,十万颗侦察卫星依旧是杯水车薪,不过人类还在继续进行大规模部署侦察卫星。

    这些侦察卫星的作用一方面是给人类赢得预警时间,防止那个传说中的入侵者突然之间出现在太阳系,另外一方面主要是监视北河舰队的动向,这些年残留的北河舰队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不彻底消灭他们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末世纪115年,人类舰队极速扩张,仅深空雄鹰攻击舰的数量就达到了2000艘,其它运输舰,工程舰等加起来数量也超过了千艘。

    经过改进,深空雄鹰的攻击力和机动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每艘深空雄鹰都内置了4个导弹发射管,这内置发射管装备了20枚新型动力穿甲弹。

    这是吸收了与北河舰队战斗的经验后专门研发出来的第二次改版高速穿甲弹,弹体比常规的更大,可以持续进行加速,具备优秀的自主行动能力,一旦发射出去后,这些穿甲弹可以进行自主跟踪,锁定等一系列动作。

    深空雄鹰依旧是有人操控的战舰,战舰无人化远程化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量子通讯能没有延迟的将控制信息从太阳系任何一个位置送到深空雄鹰上,量子计算机的算力更是可以瞬间处理所有战场信息。

    但是量子通讯有个严重的弊端,只要战舰遭到攻击,出现一定程度的震动,量子通讯就会失效,量子计算机也是一样,科学家们想了很多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却依旧无法根除,有时候甚至战舰本身没有受到攻击,炸弹只在战舰附近爆炸,量子仍旧会失去纠缠,并且无法逆转。

    之前和北河文明的战斗中都有好多条线路的通讯失效,只不过人类为深空雄鹰设计了多条备用通讯,这才保证整场战役的进行,而量子计算机一旦被破坏,就只能依靠人工配合电子计算机来操控战舰。

    如果没有了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机,战舰就是一堆废铁,电子计算机倒是稳定,但是智能化程度十分有限,有了量子计算机以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也是一直搁置,星际战争异常复杂,电子计算机的能力无法胜任。

    至于电磁通讯,在星际战场中根本毫无作用,不仅时效性差,也容易受到干扰,所以不管是闪电卫士还是深空雄鹰,都需要人员登舰,同时配备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这样即使量子纠缠消失,战舰也能保持战斗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