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建造浴室

 陆子龙月牙
    办公区、住宅区、医疗养护区、教学区和工坊区这 5 个区依次建造在部落的左侧,部落右侧是养殖区。

    工坊区内因为以后会涉及到部落的一些秘密技术,因此被放在左侧区域的最后方,占据左侧 2/3 的面积,养殖区是部落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占了部落的一半。在医疗养护区,陆子龙设置了一个公共浴室。

    由于缺乏工具,现在工程施工的难度比较大,他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功能区的建筑分几年逐渐搭建。

    他在部落中规划了排水沟渠及其他排水设施,通过建造城墙时预留的管道通往城外的暗沟,将污水排出部落。

    在部落山洞的水池边,他设计了一个水塔。这个水塔由砖砌成,里面放着一个直径超过 2 米的巨大陶缸,在陶缸的底部有一个出水口,并通过一节一节的陶管,将水塔中的水从部落山洞引入到浴池的一个独立房间内,这个房间内放着 3 个直径超过 2 米的巨大的陶锅。

    陶锅的上侧带有进水孔,和山洞中的陶管相连,下侧带有出水孔。出水孔通过一堵石墙和浴室中的浴池相连。浴池底部也设有一个排水系统,能迅速地将污水排出。

    陶管与陶管之间的缝隙他用线绳填充,以确保缝隙不漏水。陶管的直径统一设置为 10 厘米,有效地增强陶管的通用性,以方便后期的更换和维护。

    为了保持浴室内的温度,这三个陶锅的安放后,他又采用了穿越前北方常用的灶台的模式。

    灶台内宽大的火道穿过墙体,在浴室中的地下盘旋两次后,顺着墙体的烟道,从烟窗排出。这样烧陶锅的木柴,不但能用来烧热水,同时也能通过烟道形成地暖,温暖浴室。

    浴室分设男女两个浴池,中间用一堵砖墙隔开,不论是男浴池还是女浴池设计的都是统一的规格,10 米长、8 米宽、1 米深,浴池两侧设计成阶梯状,方便族人进出浴池和洗浴。

    这个浴室是最先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长 30 米、宽 10 米的建筑。男女两个浴室分开,男浴室在左边,女浴室在右边。

    由于东北的冬天太过寒冷,为了保暖,浴池的高度只有 3 米,以松木做骨架,墙体厚度达到 1 米(在两块城砖之间,填充 20 厘米厚的乌拉草,用来隔热和保暖)。

    房顶采用人字形房梁,房梁上面铺木板,木板上面放上 30 厘米厚的乌拉草,之后再铺上一层木板,木板上方用掺入了石灰和乌拉草混合的泥土压实,泥土的厚度超过了 10 厘米。

    这样的泥土不但韧性极强,而且紧密,可以有效地阻挡降雨和降雪侵蚀。

    窗户都设计成长、宽各一米的正方形,上面用的是 2 层薄薄的边长一米的正方形陶瓷板。

    在工匠们不懈的努力下,再烧制了几十次后,他们终于烧出了厚度不超一厘米的透接近半透明的瓷板,和大量的陶管。

    为了保温窗户架设 2 层陶瓷板。虽然 2 层陶瓷板使室内的光线变得非常暗淡,但能有效抵御严寒。即使在寒冬中也能使用。

    随着北风吹过,当枫叶飘红的时候,经过 5 个月的建设,城墙终于建成了。

    城墙高达 6 米,由于不断地取土,靠近城墙的外侧,按照陆子龙的规划,要挖出了一条 5 米宽、3 米多深的护城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