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压力
林双陈屿峤
共你万千星火
听筒那边时不时传来嘈杂声浪,林双疑惑地“咦”了一声,问:“你还在医院吧?你在哪看到棠姨了?”
“就在医院。”陈屿峤的声音忽远忽近,像是在寻找刚才一闪而过的身影。
“一头红发,应该是她。”
“噢。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去做检查。”
林双以为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很快投入到了新年的项目工作中。
她现在手头除了与社区活动结合的常规助老服务外,要继续孵化社会组织,招募项目志愿者,还要跟进包括洪国全、朱伯夫妇在内的几例老年人典型个案。社区新发来的几个特困特需老人的上门帮扶工作,也被她纳入了日常服务范围。
许彦哲介绍了五位大学校友过来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林双给“长者关怀”项目留用了两位,计划作为老年人的上门陪伴志愿者。简历上显示,一男一女都是大一在读,一个是金融学专业,一个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至于另外三个大学生,她打算推荐给爱相共总部,由他们分配给其他项目组。
点开人事主管王吉吉的微信头像,林双油然想起十二月月会后听到的对话。
几天前,王吉吉也的确通知驻点的项目人员,从本月起用手机钉钉进行上下班通勤打卡,叮嘱他们出外勤的时候记得刷脸。
张阳洋闻讯抱怨,做一线服务为数不多的小福利——通勤时间自由的快乐,啪,没了。
其他项目组的同工也同样怨声载道,一时间机构员工们被低气压笼罩。
直到王吉吉加以补充说明,说是因为黄总考虑到一线社工偶尔会加班处理项目,或者协助服务的驻点完成额外的工作,有打卡证明便于结算加班费用。
然而,这番解释并没有平息大家的争议。毕竟对于苦逼的执行社工们来说,加班要打卡,上班报到就得准时。那点微薄的加班费还不如让他们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当作调休。
林双其实也挺郁闷。虽然她大部分时间都遵循社区的上下班时间,但自己选择和被强制规定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幸好她并不知道,黄彬的突发奇想是源于那晚她随口找的“加班”理由,想要借此表现他对下属的“体恤”。否则,她势必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冤种。不过,从那次王吉吉和刘野的对话里,她知晓了一件事——当时黄彬提拔她做项目助理还要给她涨薪,引起过机构内部的非议。
但黄彬什么也不曾说。他似乎一直都我行我素,对那些议论声置若罔闻,专注地推进着自己的工作。
在林双给王吉吉发送几位大学生的简历的时候,他敲她微信小窗,让她撰写一份项目申报书。
林双点开消息,心头萦绕的“无功不受禄”的“加薪羞耻”立马烟消云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