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金石为开

 林双陈屿峤
    第121章 金石为开(1/2)

    跨年的仪式感在于旧岁与新年交界时,人们可以满怀憧憬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也能理直气壮地把未竟的任务拖延到明年。

    对于林双来说,感情上的困惑可以“明年再说”,工作的目标却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推进到了年末。

    “益心一翼”厝边帮帮团的队伍又扩大了。何棠月因为承担着帮助郭阿婆的志愿服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帮帮团的新成员。虽然她的言行举止偶尔也逗得其他成员乐不可支,但大家都怀抱着善意接纳了她的加入。

    一周一次的“帮会”上,林双向各位热心的阿叔阿姨提议了之前记录的、可以由帮帮团成员进行的“陪诊”和“护学”服务。

    针对“护学”任务,帮帮团的成员报名很踊跃。因为对于一些有服务意愿的低龄老人来说,接送一个孩子与接送一群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如何棠月这样的单身老人,参与意愿就更加积极了。

    然而,在“陪诊”服务上,大家都很犹豫。一来作为老年人,谁也不愿频繁出入医院这样的场合;二来繁复的挂号报到等号流程也让他们望而却步。

    有位阿叔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记性也慢慢不行了,还有那些机器上的字,瞅起来也费力,这种活儿,还是年轻人来比较好。”

    不过,令林双感到欣慰的是,有几位老人家表示,有条件的话,很愿意跟患病的老姐姐老哥哥聊聊天,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这也不失为“陪诊”服务的一种形式。但对于那位反映情况的大哥提出的需求,只能用其他办法解决了。

    “帮会”后,林双找到雁山社区养老办的姚静,向她更新了“手表”大哥反映的问题的进展。

    姚静不出所料地:“老人家们说得也有道理呀。我觉得陪诊这种工作,还是交给医院的志愿者比较好。年轻的,草作什么都懂的。”

    林双表示认同,但她提了个建议:“静姐,现在医院都有小程序挂。号,到了候诊室刷二维码。报到就可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举办个针对线上挂。号草作流程的培训……”

    “行啊。”为辖区老年人举办智能手机草作培训本就是社区养老办的工作之一。姚静与林双一拍即合,请她帮忙协调志愿者,拟定活动方案。

    在向姚静提建议的时候,林双心里已经有了志愿者人选——计算机专业的许彦哲。他近期刚联系过她,请她帮忙提供几个寒假社会实践的名额,他有两个同学想用志愿服务修学分。当然,他也没忘问林双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毕竟是打过交道的“科班”志愿者,把任务交给他,林双很放心。

    电话那头,许彦哲也满口答应:“没问题的小林老师,就是还得等我几天,元旦后考完试我就解放啦!”

    “嗯啊。”林双爽快应着,心头也倏然轻松,再次体会到发掘和运用志愿者对于实施“长者关怀”项目的重要性。

    在何棠月的个案工作中,陈屿峤推荐的优姐也表达了成为他们项目志愿者的意愿。

    李优是在元旦前一个周三的晚上与何棠月正式见面的。对她来说,和这位热情的阿姨的相识,更像是故人重逢。她本就因为指路见过何棠月,近距离接触交谈后,同样活泼外放的她,很轻易地就喜欢上了被她视为同类的“棠姨”。

    那晚的临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里,林双笑着旁观李优边弹电钢琴边纠正何棠月的方言发音,休息空暇的时候又与她相谈甚欢。从歌曲聊到歌星,再从歌星聊到彼此的婚恋观,一老一青意外地合拍。

    何棠月得知李优是不婚主义,没有丝毫惊讶,反而拿自己的经历宽慰她:“不结婚也都讲不结婚老了怎么办?咋地,结婚还能不会老?我看这么些年我身边的人,结过婚的,有孩子的,也跟我一样变成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了嘛!”

    李优笑:“棠姨您看着一点都不老。”

    “嗐,你会讲话,快七十岁的人了,咋可能不老。”何棠月的眼睛映着活动室的顶灯,灼灼发亮,埋头吸了口林双买来的热奶茶,熨帖得眼角炸开笑纹,“好喝!”

    她也说起自己至今单身的原因:“我也不是不找,是没人真的喜欢我。”

    李优惊讶:“不会啊棠姨,我们都特别喜欢你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