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老小孩
林双陈屿峤
共你万千星火
如今,林双和张阳洋所在的社工室仍会迎来不明就里、把她们当成社区工作人员的居民。
这个下午,林双正专心致志地为何棠月制定服务计划,又有居民进来反映问题。
这一回,来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一进来就不停地看表,显出几分焦躁。
“我问问啊,我家父亲有慢性病,定期要去医院复查,但他年纪大了,现在都搞什么智慧问诊,他根本操作不好……我跟我老婆又都上班,家里小孩还上学,谁也不能三不五时陪他去,你们社区有没有办法帮个忙?”
没等林双说话,张阳洋一脸懵地回道:“医院有志愿者吧?”
大哥又看了看表:“我老婆带着去过一次,人山人海的,排队挂号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去找志愿者。”
“啊这……”张阳洋还想再说,林双制止她,转向来访大哥:“您好,请问老人家去的是哪家医院呢?是雁山社区附近的吗?”
“我们就住这边,就近去的第一医院。”
林双以前去过一院,自助就诊要进行开卡、充值、挂号、报到机刷卡报到等一系列操作,候诊的时候还要紧盯着报号屏幕不能错过叫号,确实挺麻烦的。对于不懂智能化流程,又眼花耳背的老年人来说,可以说相当不友好。
因此,包括一院在内的各大医院都配备了自己的志愿者,也有个别医院提供付费陪诊师。但医院的志愿者数量有限,就诊高峰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患者家属也不愿意花费额外的价钱请一个“外人”陪老人看病。
大哥提的要求虽然有些无厘头,但也确实说到了一些居民的痛点。
林双见他又在低头看表,知道他赶时间上班,于是说道:“您的要求我帮您记录一下,回头会跟社区相关的负责人员反映哈。”
大哥满脸不耐,似是认定她不过推诿之辞。但他又看了眼腕表的时间,急于赶路,只重重地“唉”了一声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又陆续有居民过来反映问题,林双和阳洋也都一一记录在册。
工作数年,她的脑子里除了小剧场以外,也仿佛装了一副甘特图,轻而易举地就能把可以纳入他们项目服务的问题归纳出来,重点记录。
比如今天有个阿嬷反映的接送孩子的问题。她是出于“管闲事”的心态,接自家孙子的时候看到他的同班同学在马路上乱窜,很是危险,赶忙帮手拉了一把。一打听才知道,那孩子因为住得近,父母又是双职工,一直自己上下学。
“当爸妈的也是心大!得让你们书.记批评教育一下!”
彼时张阳洋瞅着老人家义愤填膺的模样,忍不住“噗嗤”笑了,瞥见林双的眼神示意,又赶忙收住表情,一本正经地应道:“好的阿嬷,我们帮您反映一下。”
现在,她又想起这事,忍不住吐槽:“书.记还要教育不负责任的家长……大家真把社区当万事屋了啊?”
林双语气凉凉地:“社区确实要管的,这属于安全教育。”
张阳洋:“……”
她的目光飘向林双的工作手册,看到她那条标了蓝色的记录,惊讶道:“这个问题,要划到项目里吗?”
“试试吧。”林双盯着那道蓝色,脑海中浮现“益心一翼”的阿伯阿姨们。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