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郑娟怀孕,母关怀切

 张宇
    第133章 郑娟怀孕,母关怀切(1/2)

    得知郑娟已怀有身孕,一向关心儿媳妇的李素华更是忐忑,怎会让孕妇从事繁重的工作。当张宇准备起床时,她迅速掀起棉被,一并抛在床下。面对妻子的突发行动,张宇连忙穿上衣物。

    “妈,娟儿呢?”张宇洗漱后发现妻子外出,并未在家。这时他意识到不对,起身寻找。李素华一边忙碌着从锅里取出热馍,一边解释:“娟儿过去陪婆婆了,郑姐随后会过来帮她做饭,咱们一起去火车站接人,孙赶超一大早就送来车了。”

    吃完馍后,张宇与李素华两人一起推车,前往火车站等待。到了火车站,还有大约一个小时火车才到站,但李素华毫不疲惫,专注等待着周志刚。

    终于一个小时后,周志刚的火车驶进了站台,他提着行李疲惫却满怀欣喜的样子立即吸引了注意。李素华高兴地喊道,挥着手示意,而周志刚听见呼唤后脸上立刻洋溢出笑意。

    长久未见的两位老人激动相拥,沉浸在重逢的情感里,张宇并未打扰他们。直到半小时后,周志刚终于注意到张宇,离开怀中的爱人,给了张宇一个略显笨拙的拥抱。对于这意外的情感流露,张宇显得有些愣怔,毕竟在记忆中,周志刚很少给予这般亲昵。

    回想起过去,周志刚对他们的互动少有和蔼。周志刚笑着拍了拍张宇的后背,感叹道:“小伙子长大了,强壮了很多。”对于这样的赞扬,张宇有些受宠若惊,他也不是第一次身为父者。

    “辛苦了,爸爸。”虽然心中无从表达,但面对生涩的父亲,张宇还是用简单的话语表示关怀。周志刚并不在意交流的困难,他们平时常常针锋相对,如今这温馨时光倒是难得。

    察觉到张宇即将做父亲,周志刚笑着调侃:“你都快为人父了,是不是感到紧张?”张宇坦诚回答:“还好啦,我并非第一次。”然而在周志刚看来,儿子的神情太过天真,他忍不住开玩笑:“看你那样,谁能放心把你推荐到大学里。”

    对张宇来说,周志刚对自己的大学入学和即将成为父亲的兴奋内心深处其实是认可的,否则他不会听到消息后匆匆回国。只是一如往常,这位父亲的赞扬总是寥寥且直接。

    注意到周志刚询问郑娟,张宇回答:“她怀孕了,在人群里会挤到,所以我们没让她来。”提及这件事,周志刚理解,同时略感失落,但随即又笑道:“也对,她身体要紧,先回家。”李素华顺势拉住想要出门的周志刚,解释说秉义他们也将同一时间抵达。

    听见这个消息,周志刚的脸上闪现期待:“秉义也要回来了?周蓉呢?”他心中其实有些着急找女儿。

    然而听到消息后周蓉计划要先陪伴冯化成回京,预计要迟几天来吉春,周志刚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之前他专门致电,让她尽早回家过年。面对这失望之情的转变,张宇指出:“爸,姐夫是姐姐的男人,不用这样叫他的名字。”

    不满的情绪立即从周志刚的口气里表露出来:“那是你姐姐的丈夫,不能这样没礼貌。记住要懂分寸。”周志刚斥责,不过言语间明显对冯化成有所不满。张宇则不无讽意地说:“从来都不认为是他。”

    面对姐夫的事情,周志刚叹道:姐姐全心投入恋情,孩子也有了,总不能让他们分开吧!“你要客气一点,别让我姐左右为难。毕竟那是她的选择。”

    尽管不服,张宇在李素华善意的目光和轻拉衣袖的眼神提醒下选择了沉默。他知道为了家人的和谐,还是暂时保持沉默的好。对于冯化成的不满并未因尊重姐姐而消失,但在此时,张宇懂得忍让和大局为重。而周志刚的心底同样对冯化成的婚外行为持批判态度。

    出轨的对象是自家女儿,即便心中不愿,周志刚也无奈接受了现实。

    一家人三口在火车站等了一个小时有余,这才等到周秉义坐的火车进站。

    与周志刚不同,周秉义在六年前有过短暂的回家,但他已经整整六年未踏足吉春故乡了。

    老夫妻俩看着周秉义携同一位女士从火车上走下,满心的喜悦难以掩饰。

    “秉义!”周志刚声音宏亮,充满热情地呼喊。

    听到这久违的呼唤,周秉义抬起头,脸上流露的是意料之外的喜悦。

    “爸爸妈妈。”周秉义激动地朝父母飞奔过去,眼眶已湿润,溢满欣喜。

    旁边那位女性也跟着提着行礼包紧随而至,她正是周秉义的妻子郝冬梅。郝冬梅之前就拜访过周家,张宇也很熟悉她,尽管六年的时光荏苒,她容貌变化并不大,更多的是增添了岁月的沉淀和成熟感。

    至于周秉义,变化却是不小。六年前他离家时还不满二十岁,如今岁月已将他打磨得既成熟稳健,言谈间更是显现出沉稳老练的风范,仿佛老了几分。

    与同龄的老友郝冬梅站在一起,如今的周秉义在她身边反而显出了较大的差距。

    “爸爸,妈妈。”郝冬梅看到周父周母,自然而然地称呼起来。

    周志刚感叹:“冬梅啊,你们结婚时全家人没能参加你的婚礼,真的很抱歉。”

    对郝冬梅的态度,周志刚尊重大于亲近。这份疏离,除了对他们之间文化背景的不了解,还源于他们身份的巨大反差。

    张宇则是亲切地叫她一声“嫂子”。

    “秉坤,六年间我几乎都认不出你来了。”郝冬梅听闻后也惊讶地叫出声,连一向熟络的大哥也不禁有些怀疑眼前之人。

    不仅仅是作为嫂子的郝冬梅,连亲大哥周秉义在看到如今的变化后,也有些不确定眼前是不是曾经淘气顽皮的少年。

    在张宇看来,变化最大的其实是在周秉义的眼里——曾经调皮捣蛋的小弟已经成了沉稳持重、带着几分领导气质的男人,只有那样的特质才属于郝冬梅的父亲。

    "秉昆!真的是你吗?”周秉义来到张宇面前,仔细打量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开什么玩笑啊大哥,自己的弟弟不认识了!" 张宇笑着回应,轻松的气氛也随之弥漫。

    周秉义留意到了张宇身上那种熟悉的气息回归,又看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弟弟。

    “秉昆,你真的长大了。”周秉义欣喜地给了张宇一个大大的拥抱,旁边的家人也为他们难得的团聚露出满足的笑容。

    “好啦好啦,我们不要耽误时间了,赶紧回去吧!”一家之主周志刚发话,没人提出异议。

    张宇主动接过周志刚的行李,周秉义夫妇则各自提了自己的,五人一前一后骑两辆自行车往他们的老巢——光字片方向前进。这是六年来他们第一次像真正的家庭般携手漫步。

    一路上,李素华还把张宇的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一遍给周秉义。周志刚对此感到惊异但也欣喜于弟弟能接受大学教育。然而,听到这个消息的郝冬梅则是暗暗对他有了重新的认识。

    当一家人在照相馆门口驻足,周志刚忽然想起了旧事:“这家照相馆应该是初八开始营业吧,毕竟我们也该拍张全家福了。”

    “确实,如今多了三口人,是时候添上新照片了。”李素华附和感慨着。

    “通常应该是八号营业没错。”张宇补充道,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听到这话,周志刚与李素华微有落寞之意。

    张宇却是笑着说:“不行的话我去杂志编辑部借个相机试试看。”

    听到能办到这事,周志刚二人又露出满意的笑容。

    周氏一家五口终于回到了光字胡同,还未进家门就遇到了旧识。

    "这不是志刚吗?今年回来过新年啦!"

    "哟,老张是你呀!听说你家孙子出世啦,是个大胖小子呢!"周志刚满面喜悦地应答。

    "这不就是秉义嘛,你也回来啦!还带着老婆一块啊?"老张审视了一下周秉义和他的爱人郝冬梅,笑道。

    "正是,这是我老婆郝冬梅。蓉蓉过些天就要回来,今年咱老周家终于能够团聚过了。"周志刚笑意盈盈地说。

    他们是街坊邻居几十年的交情,许久未见,周志刚与老张谈个没完没了。

    "还是你厉害,你不但人好,还是个顶尖的瓦匠,孩子们也一个个都出色,你看,秉昆考上大学,你该有多自豪啊!"老张夸赞说。

    "全靠孩子们自己的努力嘛。"周志刚喜形于色,笑容快要咧到耳根。

    老张见状明白过来,知道他们正享受天伦之乐,便笑着说:"好吧,你们慢慢聊天,我过后几天再来给你们拜年。看看你们那张宇小伙子带了多少东西,不打扰啦。"

    路上,遇见的邻居纷纷向周志刚道贺,赞他儿子有出息又孝顺,把周志刚乐得眉飞色舞。然而,周秉义听着夸赞时,最初还高兴地附和,后来注意到他们常常把自己弟弟作为比较,不禁神色略显不自然。

    郝冬梅察觉到周秉义面色不对,紧接着是同样察觉的李素华。

    "哎呀,我家秉义已经在部队里提为干部了,现在是个领导了。"李素华有意将这个消息广播给了邻居们。

    听到这样的信息,邻居们纷纷夸赞周秉义,他的脸色渐渐放松了不少。

    即使是再迟钝,周志刚也察觉到了长子的不同寻常,不再有炫耀的情绪,脚步更快地上前往家里走。

    最近,张宇因为名气,在光字胡同太过受关注,常常受到赞美,有时忽略了周秉义的情感。好在他心胸宽广,待人沉稳,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境况。

    对周志刚一家所发生的事情张宇全看在眼里,但他并不急于插手,以免显得更像炫耀。

    抵达家中,郑娟已经迎接上来。

    "爸,妈,你们终于回来了,一路上可辛苦啦!"她奉上五碗姜汤,解释道:"先喝点姜汤驱驱寒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