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人有点太多了
王玉堂
抗日之民国药神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基础太差劲了。
大多数人目不识丁,他们学习自行车修理只能是靠死记硬背,一旦碰上高难一点、复杂一点的东西,那就会立刻傻眼。
对此王玉堂也没什么好办法,唯有依靠时间的积累了。
同时他也希望识字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正任何人想要获得王家乡的福利、想在这生活就必须要接受管理与教育。
“哎哎哎?你是干什么的?怎么大大咧咧的就往里闯呀?”
“叫什么,没看见这是王老板呀!”
“还真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兄弟们王老板来了……”
忽然一声问询传来,王玉堂还没机会搭话,陪着他的民团成员已经反驳起来。
结果这一下子就坏菜了,机修所里的人迅速都围了上来,崇拜又兴奋的问好,王玉堂的微服私访算是彻底泡汤了……
转头功夫,王玉堂已经坐到了乡公所里面,王家乡的头头脑脑,凡是得到消息的都在纷纷赶来。
“王老板你怎么自己过来了,也不叫我们陪着,康大总管和来宝他们那?”
“不想兴师动众,这趟就想随便转转看看。”
“那我们陪着你一块转转?”
“……不用了,还是跟我说说最近的情况吧!”
“好嘞!”
在杨老登他们的讲述中,王玉堂得知隔离区已经快要空了,只剩下最后十几个病人了。
公董局支援的医护人员已经大部分撤走了,就剩下安医生和另外3-4个人了,而且他们也都打包好了行囊。
那些重新空置出来的二层平房,不少经过仔细的消毒后,王家乡的居民已经是住了进去。
至于王家乡自身的发展,这几个月来成绩也是可圈可点。
安置的大批流民就先不说了,关键的麻醉厂、磺胺粉厂、异烟肼厂都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还有那些作坊和小工厂,全部也都是兴旺发达,鉴于王玉堂在上海的名望,说是他产出的东西那就压根不愁销售,订货的电话是响个不同。
况且公共租界的那些工厂,他们一个个的想要扩大生产,对于原料的供应自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王家乡能够供应他们是求之不得。
接下来是关于附近土地的建厂问题,杨老登、黑三他们也给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
因为王家乡的那些原料作坊。
还因为王家乡的这三家大型药厂。
许多敏锐的商人都在往这边靠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