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冰心

 林众望
    第二十章 冰心(1/2)

    立春过后,木古镇回暖很快,没多少时日已是千树万树花开正茂。

    看守祠堂的杨昱一如既往地打着瞌睡,直到一个发须斑白的老爷子轻轻叩了叩桌子。

    杨昱猛地清醒过来,擦了一把口水,笑着看向老爷子,“诶,这不刘爷爷么?咋啦,今个儿不是刘泞来施肥啦?”

    刘老爷子拂须轻笑,看向杨昱道,“二郎,多日不见,功力见长啦?”

    杨昱腼腆一笑,摆了摆手,“上不得台面,上不得台面。”

    刘老爷子不多言语,拎着一小桶肥料,朝后院那棵窜天而起的大树走去,杨昱怕老爷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跟了上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

    老爷子放下小木桶,略微活动了一番筋骨,笑着往树根那儿的泥土舀着肥料,边舀边说,“二郎有心啦。我这病根子,自从按众望那孩子说的准点服药后,那可真是好太多啦!多少年的老病喽,没想到这个岁数还能有法子治。”

    杨昱蹲在一旁,不住点头,“林众望那家伙脑子好得很,不管是医术还是什么,看一眼就了然于心并且活学活用,药到病除不是手到擒来么?哎,一眨眼的功夫,他和李前辈远游已经有两旬时日了,这么些天连个书信都没有,希望不要出什么事。”

    刘老爷子觉着有些腰酸了,于是搁置下手上的活儿,毫不介意地与杨昱席地而坐,从腰间取出一只铜烟斗,用手指在烟袋中捻了一撮烟草,点燃后塞进烟斗,陶醉地吸了一口。

    “这有啥子好担心的。呼……众望那孩子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实际上心里对所有事儿都清楚得很。我经常和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说,多和人家众望学学,心性和学问好歹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也行啊……啧,哎,可把人愁坏喽。”

    杨昱微微点头,“这么说的话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还记得当初和林众望认识的时候,他才屁点大。五六岁就能看得清楚好多事情,我几次想拿他开玩笑,结果全被这小子躲去了……”

    话说到一半,杨昱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站起身,跺了跺脚,向刘老爷子借了半桶肥料,走向角落处林众望栽种的那棵小树苗。

    前些日子,杨昱刚给这棵小树苗浇了水,这么多天还未曾施肥,但树苗抽芽的速度,丝毫不比那些参天大树要慢。

    没多久后,杨昱将小木桶还给了刘老爷子,接着送他出了祠堂。

    街道上的百姓越发多了,小商小贩纷纷出摊,烟火气逐渐浓郁。

    刘老爷子抽着烟,拎着木桶往家走。

    走了没多久,忽然有个长衫老者叫住了他。

    刘老爷子顿住脚,片头看向身旁的儒士。

    他呵呵一笑,“杨先生,有事么?”

    教书先生杨沐春对老爷子拱了拱手,“我家先生想请您去喝茶。”

    刘老爷子微微点头,叮嘱杨沐春将小木桶帮他捎回家后,便是悠哉悠哉地往一处偏僻处走去。

    随着他一步步落下,眼前景象一次次变化,最后街道俨然化作一间藏书阁,藏书阁前有两块蒲团,子居先生正坐其一。

    子居先生见刘老爷子走来,立刻起身拱手,笑着请他入座并奉上一盏茶水。

    刘老爷子只是品茶,不多言语,一盏饮完,再要一盏,饮完过后,还要一盏。

    遥远开外的庆安京城,一条绵延南北的壮阔河流,水位正肉眼可见迅速降低,最后直至干涸,露出底下黄土。

    子居先生笑而拂须,“刘前辈,还饮茶否?”

    刘老爷子搁置下茶盏,抬头看向子居先生,“子居先生找我这老头子所为何事啊?”

    子居先生缓缓起身,迈向身后藏书阁,快至门前忽然停住,抬头仰望天际,手掌一抹,斗转星移,万物变化。

    两人仿佛置身一处远古战场,头顶两侧五轮大日、三轮明月高挂。

    天堑之下,大水滔滔,自南向北一泻千里,卷起千丈浪花,拍打两岸石崖。

    刘老爷子眼神微微波动,不过片刻之后恢复如常,他心念一动,此番小天地骤然崩坏,两人于是身处一家面铺,各自面前摆着一碗热汤面。

    他拿起一双筷子,放在子居先生面前的碗上。

    “吃面。”

    子居先生微微一笑,注视着老爷子吃面。

    老爷子吃完后,他才动筷,吃了小半碗后,便不再多吃。

    刘老爷子起身准备走人。

    “老爷子。”

    子居先生将他叫住。

    刘老爷子将烟杆别回腰间,扭头看向他,“还有啥子事。”

    子居先生从怀中取出一卷锦绣,其上盘踞一条黄龙。

    “陛下苦于庆安之外三条大江、五处大河的走向流势,关乎一国地利与气运,还命我来请您坐镇三江五河。”

    刘老爷子干咳一声,“一把老骨头了,没那个兴趣。”

    子居先生起身。

    “那先暂且不提。容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但问无妨。”

    “老爷子看中的到底是众望那个孩子还是……”

    “老头子我欣赏的只是众望,与他无关。”

    “若有一日,他终究会回来,那该如何?”

    “当初就已知将来。既来之,则杀之。”

    “那么当年,为何不杀?”

    刘老爷子彻底转过身来,目光依旧平静地看向子居先生。

    “我们不是他的对手。”

    子居先生笑了。

    “当年那场大战,你们十二位中足有半数最终站在了另一边,若是凭借这般可以说是毁天灭地的手笔,都无法令他彻底身死道消……”

    刘老爷子轻咳一声打断了对方。

    子居先生不卑不亢。

    “既然老爷子与诸位,当初愿意给他一个机会,那么多年后的今天,仍可以再给一个机会。”

    “读书人说话就是臭屁,老头子我听不明白。”

    “那位百草架的主人羽化归天后,在小镇留下一棵桑椹树,与一座飞升台,凝聚万年大气运。所以当年的诸位,不论经历几世轮回,最终都会回到小镇。但是天下人都知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无数个春秋以来,小镇已是大不如从前,百草枯萎只会在一夜之间。若是日后小镇化为尘土黄沙,气运不再,那么诸位先贤昔年今日,将何去何从,那么这个世道,又将何去何从?”

    刘老爷子深吸一口气,“这个世道,太令人失望。”

    子居先生微微摇头,“世道还是这个世道。”

    刘老爷子抬头看向子居先生,“三江五河,有几座神宅府邸,又已有了几尊神位?”

    子居先生心中一喜,流于神色,“您这是?”

    刘老爷子抬头仰望天空,想起了很多年前,与一位至交好友,坐于大山之顶,对月饮酒。

    “九黎,你说这场仗,我们能打赢么?”

    “我相信一定能赢的!我们每一个生活在世上的生命,都有领略大好河山的权利,没人规定出生在大山就必须一辈子在大山。”

    “那卷秘文,你最终还是修习了么?”

    “嗯,按照其中记述之法,少则百年多则千年,我就能跻身武神境。同时有小雨助我,练气再拔高一楼不成问题。当我正式步入那个境界后,我便会燃烽火以示九族三十六部,你叫上另外十一位弟兄随我跨过天堑,一同远征。”

    “好,到时候倒要看看,大山之外的世界是否真的那样精彩!”

    “诶对了,小雨与我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天外神灵可以手攥大日与明月,将它们分开共置两处天幕。小雨说她很想亲眼看一看。前些时日我释放出法相的时候,有幸摸到过一轮大日边缘,看来离小雨想象中的那样差不了多远了!”

    两个青年打着哈哈,只是对月饮酒,直到身后冲来一个高大男子,不满地将两人从千丈山巅一脚踹到山脚。

    刘老爷子抽回思绪,看向子居先生。

    “那年之后,我已散去大半修为,若非天下濒临生死存亡之际,我断然不会收回修为。至于三江五河正神之位,你且暂时留住,待我孙子刘泞跻身化神境,便让他接手吧。”

    子居先生抱拳致谢。

    刘老爷子忽然失笑。

    “当年总是期待日后的世道,原来真到了‘日后’,还是想念当年啊。深山归深山,至少有溪鸣悦耳,虫鸟争风。如今偌大一个天下,百洲之多,只有故人影,不见古人音啊……”

    子居先生笑道,“老爷子说我是读书人,但这番话说出来,丝毫不亚于我。”

    刘老爷子摆手,不忘打包一份凉面回去给自家孙子。

    他渐行渐远,口中缓缓道,“各有千秋罢了。”

    千里开外。

    卫阳城,枯草坪。

    陈旭双手叉腰,放声大笑。

    笑声让楚曦妤十分尴尬。

    她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朝自己挤眉弄眼的高大少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