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天宸出场

 李天宸
    杨文本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韩锜的软肋,没想到韩锜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就昂首挺胸的对着杨文说道:“杨公子,我知道你说的人是谁,其实古往今来出过不少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掩耳盗铃之辈,这样的人是斯文败类,是玷污圣人学说的蛀虫,是天下读书人之耻辱。”

    正当杨文以为韩锜会对别人展开批判的时候,韩锜突然话风一转,又说道:“一个人品行有优劣,才能有高低,学问亦是如此,一个人所教授之学问是否是真才实学,这虽与其人的品性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其才学是否有真正的圣人之理,曹操虽然做过很多令人诟病的恶事,更是说出“宁教我负人,毋教人负人”的话,但是他同样文采斐然,其诗词歌赋同样广为流传,世人多骂曹操无德,却从未有人骂其无才。”

    杨文刚要出言反驳,就见韩锜接着说道:“范晔被骂做不忠不孝之徒,然而其编撰的《后汉书》至今依旧被奉为史学经典,是故衡量一个人的才学是要看其文学造诣,而不是过分得探究其私德,《论语·季氏》中曾言: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便是这个意思。”

    杨文说道:“那依照先生的意思,理学中教授的“存天理,灭火欲”,只是说说而已,表面上装作是光明磊落、洁白无瑕的模样,而背地里想怎么做都可以,是吗?”

    杨文问的这一句“是吗?”令现场的气氛都变得清冷严肃了起来,不少人都在心里想,这杨文是不是跟韩锜有什么深仇大恨啊,这完全就是要把韩锜之前讲的话都给否定了,众人都是屏气凝神,等待着韩锜是如何反驳杨文的。

    出人意料的是,韩锜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反而笑着对杨文说道:“杨公子这是对我们理学不信任啊,亦或是因为某些人或是某些事,对理学产生了误解,从而以偏概全的厌恶所以与理学有关的一切。”

    杨文说到后面的时候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所有人都以为韩锜要开始翻脸了,不管韩锜确实平淡地说道:“不过没关系,元公创立理学旨在教化芸芸众生,从而使个人可以修身,圣人可以治世,杨公子不喜欢钻研理学精益的话,我也不会强求,世间万般法理,都不及一个甘愿,杨公子,看来我是教不了你什么了,你请自便吧。”

    杨文说道:“怎么,陵山先生是见我这个学子太过愚笨,不想教了,还是被我说中了,觉得自己私德有愧,不敢教了?”

    韩锜说道:“但凡学过四书五经的都应该明白,世人都应该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心若是不成,岂能够听进旁人的劝导。”

    杨文刚要出言反驳,但是韩锜却挥手制止了他,韩锜说道:“我知你必然是要说我有做过诸多于私德有愧之事,或是与所学经典不符之处,我现在就给你解释,好吧。”

    韩锜缓缓地说道:“我不是圣人,我也从不用圣人之名来标榜自己,我甚至不是一个潜心钻研学问的人,我是齐国的门下侍郎,是政客,我做为一个政客,我做过很多令人不解的事情,我也不敢说自己做人做事从来都是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但是这些都是各国的朝政,是政事,不是学问,我今日受邀来弘文馆为诸位讲学,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学问,是各自学说之间的辩论,请你不要把朝堂上的那一套带到这里来好吗,这里是讨论学术的地方,一但掺杂了政治的因素的话,那么学术也就不是单纯的学术了,请你谅解。”

    韩锜的这番话说完之后,有许多学子都对韩锜露出了赞同的目光,甚至有人在鼓掌称赞,杨文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却没有想到办法反驳,包厢上的李天昊等人也是有些急了,韩锜的这一手只谈学问,不谈其他,真是难倒了他们,他们可都不是专门研究学问的人,而让弘文馆的老学究们出面的话,韩锜就算是败了也是虽败犹荣了,毕竟这些老学究对标的是韩锜师父那种文坛大家,以韩锜的性格,他就算是当场认输都是有可能的。

    拓跋慕漪对着李天昊说道:“这韩锜真是不好对付啊,太子,你还有后手吗?”

    李天昊没有回答拓跋慕漪的话,而是看向李天宸,说道:“天宸,你怎么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