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名将孟百川
周云
楚兵
河原。
后方乱兵。
项济军阵。
草原人的骄傲,突厥勇士无往不利的羽箭,在特殊的盾防体系下,软弱无力。
相反,建安军的青山弓却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人命。
步弩对骑弓,本就不占优势,盾弓对射,突厥人损失惨重。
鏖战半个时候后,又一支突厥部落兵,被河原北营击溃了。
裹着羊皮袄子,蓬头垢面的草原甲兵如丧家之犬,仓皇逃离。
“前进!”
“前进,继续前进!”
大纛之下,孟百川挥舞长剑,指挥大军。
湛金十字枪下,叮铃作响,威风赫赫。
老孟目光炯炯,进退有度,一派名将风范。
他从一开始的紧张,变成现在的兴奋。
为将者,谁不想指挥精锐,扬名立万?
此生,能统领如此雄狮,沙场对战北狄贼子,死亦无憾也。
雁门子弟跟项济本部配合,一千五百步卒,他们机械性的如训练般行动。
整齐度虽然不如武川镇的杨延、李保、铁牛三营精锐,但足以震撼这片战场。
士卒们木讷的执行军令,不惧生死,大盾顶住,狼筅,长矛。
昔日威风赫赫的突厥骑兵,似乎失去了牙齿,纷纷倒在大盾前方。
楚兵士卒们这才发现。
原来,如此轻易的就能杀死一个突厥人。
军心一旦凝聚,兵威将无限放大。
雁门子弟信心大增,身体渐渐放松,手也不抖了,脚步也不乱了。
随着鼓声吼叫,他们如猛虎下山,横冲直闯。
中原农耕文明的步骑结合打法,如果得到贯彻,本质上是比单一骑兵强的。
绝对输出上,步卒军阵肯定强于骑兵,只是说骑兵灵活机动,步卒追不上,若是将官草包,会被骑兵玩死而已。
一样的成本,一个骑兵至少能养活五个步兵,若是地形限制,骑兵就更没有优势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出现南北朝的原因。
骑兵去了江南,在军事角度来看,就是劣势兵种。
但这玩意,没有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就像此刻,建安军的三支骑兵,就作用巨大。
若是有突厥铁骑,企图集群加速,冲跨孟百川的步卒。
外围掩护的三兽将,会立刻干扰,没有突厥人敢无视他们的存在。
若是去追三兽将,三支骑卒,又会绕到步卒侧后,躲进安全地带。
同时孟百川也会抓住机会,猛攻失去速度的突厥人。
转一圈后,武川铁骑的速度加起来,还会猛冲原地踏步的突厥骑兵。
总之一句话,没有骑兵的步卒,就如象棋失去了士的老将,随时被杀掉。
但如是厉害的步卒护卫,那敌人就很难打。
战场之上。
建安军步卒方阵士气高涨,兴奋激动,几乎写在脸上。
河原之战,可是能吹一辈子的事。
等老了,抱着孙子,吹嘘当年爷爷在河原,视十万突厥贼子如无物,何等英雄。
斗志是一支军队的灵魂。
激发斗志,最好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胜利。
如今,这支有项济本部与雁门子弟的联合军,已经质变。
如果昨天,他们还是训练稍微长一点的民兵。
那么此刻,他们已经是天下雄兵之一。
长风刺骨。
时光飞逝。
周云担忧的南渡口大军,迟迟未来。
一个上午的时间,孟百川已经在八营之间杀了一个来回。
从河原北砍到河原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