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修历史建筑的第十七天
修梁画栋
峻与
门窗也都拆了,这些门窗因为是不同时段都在更换的原因,所以拆下来的门窗有一部分是现代的,还有一些是仿古的。
但是因为后面做门窗要统一风格,所以拆下来的材料就没有保留,全部舍弃了。
这也就是做这种非文保和文保的区别。
“有什么区别?”
周秋澜将木材抱起来,同过来送水果的谭卿卿解释道:“因为不是文保单位,所以很多方案就不需要过审批,同样是明清建筑,有些建筑要求复原成刚建成时候的做法,有些要求修旧如旧,有些就没有那么多讲究。”
“诶,不是所有历史建筑都是文保吗?”
“不一定。”周秋澜继续道:“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的设定和使用条例都不一样。但是像秋来堂这样的历史建筑,只是泛型上的历史建筑,我们称呼它为历史建筑,是因为它年代久远,而不是因为它被单位确认为历史建筑。”
“在国内,很多明清民居建筑,既没有被评选为历史建筑,也没有被评为文保单位,这是很尴尬的境地。”
因为他们拥有相对而言漫长的历史,但是又不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保证。所以之前才会有人买下来各种明清建筑的零件,拆装组合,卖到不同的地方去。
构件可以被轻易买卖,建筑也就因此而被轻易破坏,也许曾经可以作为文物存在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消失在原地。
周秋澜这几年去过很多不同的工地,逐渐发现了这件事情。
但是现在还尚且不知道能有什么途径改变这件事。
周秋澜的脸上浮现淡淡的忧愁,那双柳叶眉微颦,陷入沉思之中。旁边的谭卿卿似懂非懂,也跟着皱起眉头。
安闻风一进二进迎面就撞上这两张愁眉苦脸,吓得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安闻风:“......”
我走错地方了?
他扭扭头往身后看,齐揭阳还在教训郝野,手指头点点都快把后者点地里去了。寸头吊儿郎当在边上帮着拆窗户,顺便看热闹。
再回头,还是两张愁眉苦脸,只不过其中长得颇像传统中国美人画那个走过来,对他道:“您好,您找谁?”
安闻风一撸袖子,那女人的眼神就落到他穿的衣服上,“岭南的衣裳?您就是他们提到的那位做大木作的师傅吗?”
这女人怎么什么都知道?
安闻风没想到有人能从一件衣服就认出来他是谁。
周秋澜见他不解,连忙补充道:“我是周秋澜,在这里工作,之前听齐先生他们说过,这两天有个人要过来。”
“那你怎么认出来我这一身是岭南那边的?”安闻风闻言奇道,他们这个民族衣服花样不鲜艳,所以很少被人记住。
周秋澜笑眯眯道:“我是做古建筑修缮推文的,之前去岭南做过一期关于吊脚楼的,听说那边的大木作手艺很优秀。”
啊,确实。
吊脚楼的要如何撑住立好,可全靠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大木作手艺活。安闻风念完初中就跟着父亲一起帮乡亲们做吊脚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那是在岭南,后来靠东的地带,发现又是新的做法。
就好像砖块,南北方用的砖块是不一样的,尺寸由此不是全国通用,砌法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为了服务于气候、生活习惯,木架也是一样。
南方的檐角发戗(1),有嫩戗和水戗,而北方做的则是合抱金檩,檐角的弧度与发戗的不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